水利水電工程集團:立足崗位做奉獻 勇于擔當比作為
來源:文/盧偉群 郭婷 發布時間:2025-07-29 閱讀數:23
秦嶺北麓的巖層深處,一束頭燈的光暈在潮濕的隧洞里忽明忽暗。身著沾滿泥漿工裝的袁帥,正用指關節輕叩著洞壁新暴露的巖面,聽著巖石發出的細微回聲。作為西安市輞川河引水李家河復線Ⅱ標項目總工,他手中的圖紙早已被汗水浸出褶皺,而這條承載著百萬群眾飲水期盼的輸水隧洞,正是他用技術與擔當雕琢的"地下水脈"。
以技術攻堅筑牢質量屏障
2023年8月的隧洞掌子面,彌漫著炸藥殘留的硝煙味。袁帥蹲在爆破后的巖面上,指尖劃過凹凸不平的開挖輪廓線,眉頭緊鎖 —— 炮眼痕跡保存率的檢測數據,像重錘敲在他心上。這片巖質破碎的地層如同任性的對手,超欠挖誤差讓施工進度屢屢受阻。
“今天必須找出癥結!”他扯下被汗水浸透的安全帽,額角的汗珠滴落在測量尺上。白天,他帶著技術團隊像地質勘探員般匍匐在巖屑堆里,勘察分析巖層走向,拍攝記錄每一個裂隙和每一處異樣。晚上回到項目部,燈光下的他成了“數據狂人”,將爆破參數表鋪展在辦公桌,用不同顏色的筆標注每組數據的波動曲線。
在熬了不知多少通宵的凌晨,他突然拍案而起 —— 放大鏡下的鉆眼軌跡圖顯示,“鉆眼精度不足”和“裝藥結構不合理”是出現問題的兩大關鍵因素。這個發現讓他立刻制定 "三定一檢" 制度,使鉆眼精確度提高到了100%。而對于裝藥均勻性的難題,他經過多次嘗試和改進,經過無數次的試驗和調整,當試驗的爆破效果顯示炮眼痕跡保存率超過 85% 時,他舒展開緊皺的眉頭,但工裝膝蓋處早被巖粉染成了灰白色。
如今走進隧洞,整齊排列的炮眼痕跡如同刻度線,將開挖斷面誤差控制在允許范圍內。這套 “一測二裝三固定” 的裝藥工法,被其他施工班組推廣應用,袁帥親手繪制的裝藥流程圖旁邊,還留著他用筆標注的提醒:“注意藥卷間距。”
以鐵肩擔當守護安全防線
2024年5月緊張的施工中,隧洞掌子面突然涌出大股水流,不到半小時就匯成齊膝深的積水。袁帥蹚水沖進現場時,安全帽檐的水順著臉頰滴進反光背心,他抓起測量儀大喊:“先撤人”。
連續幾個日夜,他背著重重的儀器在隧洞周邊的山林里穿梭。海拔1500米的陡坡上,他的工裝褲被荊棘劃出道道口子,腳踝處的傷口浸著泥水。當同事發現他挺著39度高燒還在繪制滲水路線圖時,便勸他回去休息。他毅然決然地說:“大家稍作休息,我出出汗就沒事,滲水點找不到,隧洞就是個定時炸彈!”
第七天傍晚,當他在山脊線發現巖石縫隙滲出的水跡時,整個人癱坐在草叢里。思慮后顧不上身體的透支勞累,就迅速回到項目部組織召開方案優化會,他給與會人員提出的“EVC 板防水引流+多段堵漏抽排” 組合方案,就是給巖層裝了套智能排水系統。
在那段搶工期的日子里,他總是放心不下現場的進度及工人的安全,在隧洞旁搭起帳篷吃住在工地,床板下還囤著未拆封的方便面。當最后120多米的滲水段順利處理時,他蹲在 EVC板前用手指摩挲著防水板的焊接縫,突然發現工裝袖口不知何時磨出了毛邊。
以匠心踐行水利人的使命
隧洞的深處,距離貫通只剩最后400米,袁帥的安全帽上新增了道道劃痕,那是上周檢查拱頂時被掉落的巖塊擦碰的印記。他常對年輕技術員說:“隧洞是躺著的豐碑,我們得把每個數據都刻成碑文。”在項目部掛著的隧洞地質剖面圖上,密密麻麻的標注里,一處用筆圈出的區域寫著:"第一次攻克光面爆破難關"。
當夕陽為秦嶺主峰鍍上金邊時,洞壁的水珠落在袁帥的安全帽上,折射出絢麗的光芒。他知道,在這條沒有硝煙的戰場上,用巖石般的堅韌鑿開巖層,用流水般的執著澆筑信念,讓青春在秦嶺深處綻放成照亮萬家的星光。他常說:“將繼續追隨前輩們的腳步,在水利建設的征程中,用擔當書寫屬于我們這代人的奮斗答卷。”
相關信息
備案號: